全美20%以上的學生有過轉學的經歷,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大學部的畢業生一半左右是通過轉學方式進去的。
美國的教育體制最優秀的一個表現就是不管你目前處在哪個位置(包括沒有排名的一般的學校、社區大學),永遠給那些積極向上的人重新開始的機會。
第一、要有前瞻性,做好轉學的心理準備
不管任何原因,如果你認為你即將前往的學校不符合你的心願,如果你認為你還有潛力可待挖掘,在前往美國讀書之前就要將轉學的工作擺到第一位,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第二年成功轉入名校的學生就是在還沒出發之前就做好了要努力奮鬥的心理準備。
第二、要有規劃性
轉學是一個系統工程,深入了解你希望轉入的學校的標準和要求,報名的截止日期等細節。特別提醒的是要注意學校對轉入學分和課程的要求。比如說,加州大學系統規定在其他大學修夠60個學分的學生才能申請轉學。一個學生因為少修了1.5個學分,總學分數沒有達到希望轉入學校的要求,而導致轉學失敗。另一個學生三年級打算專業定向會計,希望轉入的學校要求提交會計學原理一課的成績,這個學生因為之前沒有選修這門課程而與轉學失之交臂。報名的截止日期更是重中之重,超過報名的截止日期繳交資料,學校也不會錄取你。
第三、注意GPA(在校平均成績)
GPA是大學評判學生學術水平的第一要素,美國大學非常在意GPA高低。國內高中生對什麽叫做GPA沒有任何概念,提前了解美國大學GPA的評估標準至關重要。好的大學將3.0以上的GPA當作門檻值,3.5以上的GPA對於轉學前50的學校才更有保障。
第四、準備升學考試
比如:托福、SAT考試。台灣學生長期有老師交代什麽才做什麽的習慣和思維,而這些升學考試不是學校老師的要求,有些學生一拖再拖,因而延誤了轉學的時機。
第五、推薦信的重要
在教授面前多表現,才有人幫你寫推薦信,並寫出滿含溢美之詞的推薦信,多向教授請教學術問題,上課多發言,加深教授對你的印象。美國是一個鼓勵挑戰權威的國度,教授很喜歡和年輕人打交道,他們認為這是創造力的源泉,所以無需恐懼,放膽表達自己。
第六、豐富簡歷
美國本科學生的簡歷一般涵蓋學術表現、工作經歷、社會活動、社區服務、技能幾個部分,如何高質量地填充這幾項內容,是你沖擊名校需要思考和行動的。在美國學習和生活就要用美國的評估標準來要求自己,千萬不能抱著台灣式的只要成績好一切萬事大吉的想法在美國讀書,如若這般,轉讀名校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第七、加強英文寫作的訓練,寫出漂亮的短文(ESSAY)和讀書計畫(SOP)
這在美國大學的錄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校需要從你的文章中看到你的激情、你的夢想,你能給課堂帶來什麽?未來你能給學校貢獻什麽,給社會創造什麽?這是美國名校的評判標準,也是美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
總結來說,轉學是給同學們二次選擇自己大學的機會。很多學生上了大學後經常會抱怨自己只上了一所「不夠好的學校」,更甚者會覺得「學校排名不夠好會影響未來的成功」。其實,在家庭經濟條件還可以的情況下,很多同學是擁有第二次選擇的機會的,只是看你想不想真的邁出這一步而已。預祝大家在轉學之路上成功!
▍接受轉學的大學
- 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大學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賓夕法尼亞大學
- Princeton University 普林斯頓大學
- Yale University 耶魯大學
- Cornell University 康乃爾大學
- Columbia University 哥倫比亞大學
- Dartmouth College 達特茅斯學院
- Brown University 布朗大學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柏克萊加州大學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南加州大學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華盛頓大學